国外客商将一件件做工精美、极具地域特色的工艺品带到博览会上展示。国外客商将一件件做工精美、极具地域特色的工艺品带到博览会上展示。
市民品尝新鲜出炉的烤馕,感受热气腾腾的制作过程。
色彩绚丽、做工精美的手工旗袍亮相展会。
枸杞作为宁夏的“红色名片”亮相展会。
机器人现场“秀厨艺”,为孩子们制作爆米花。
展会上,商家通过互联网平台推介特色商品。
新疆展位上,工作人员向客商展示地方特色产品。
“一带一路”美食文化市集,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“美食地图”。
塞内加尔展位的特色商品吸引游客及市民购买。
8月28日下午起,第七届中国-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各展馆对公众开放,特色商品迅速成为人流汇聚的焦点。从首次亮相的西藏、澳门特产,到独具宁夏风味的枸杞、葡萄酒,再到阿联酋的椰枣、越南的香料——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商品让市民在“家门口”畅享中外好物,充分彰显中阿经贸合作的蓬勃活力。
走进E展馆,西藏展区的热闹景象率先抓住人们的目光。悠扬的民族歌声中,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翩然起舞,展台摆放得满满当当:包装精美的藏香散发淡雅香气,色彩艳丽的唐卡挂件做工精致,还有青稞饼干、牦牛肉干等特产整齐陈列。此次,西藏携15家优质企业、100余种好物亮相,品类覆盖高原特色农产品、传统藏医药及文化创新产品等多个领域。
观展的人们穿梭于各展区间,最大的感受是目不暇接。上海集结24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带来智能制造、新能源与新材料的科技盛宴;福建展区则融合“福文化”与闽宁协作成果,展现福茶、福味等地道风物;湖南推出工程机械、文化旅游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;四川聚焦清洁能源与高端装备,展示其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。
宁夏也不遗余力地推广自身的风物特色。在银川展区,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参展代表刘珊珊介绍,亮点展品是一款无醇葡萄酒,保留果香的同时不含糖分与乙醇,适合更多饮用场景。“希望借助中阿平台,让宁夏葡萄酒走向更广阔的舞台。”
在特色商品展区,来自17个国家以及江西、福建等全国23个省市及台港澳地区的展商汇聚于此。“这是我们首次来到西北地区参展,希望借助这个国际性平台打开知名度。”江西省泰和县商务局负责人康荣贵向记者介绍,该县作为中国泰和乌鸡的发源地,对乌鸡深加工产品自信满满,参展的江西倍得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乌鸡调味系列、乌鸡酒系列等近50款产品,仅两天就接待了6家境外及5家国内采购商,展品售出率达80%;江西合添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果蔬消毒清洗机,凭借其臭氧去农残技术,吸引多批阿拉伯客户和国内商协会洽谈合作。
作为首次参加中阿博览会的台湾展商,茗窖茶庄则带来70多种茶品。“这次我们不仅日均销售量超过1万元,还接触到好几家对茶品有兴趣的茶城,当地观展者的热情与消费力让我感到非常惊喜。”参展代表洪于婷说。(记者 王雨婷 陈 思/文 马 楠 李宏亮/图)